孩子三歲半說話翹舌音說不清楚
很多媽媽發現孩子剛開始學會說話時,經常發音不準,平翹舌是其中常見的現象,拋除方言的原因(各地方言都有平翹舌的不良習慣,比如沈陽,錦州,廣西、滇西等地),方言只在提高普通話水平中作為學習類別,并不屬于語言障礙范疇,畢竟民俗和病理不能混為一談,這是語言病理學需要注意的一點。
孩子三歲半說話平翹舌不準,要分幾種情況看:
第一:很多孩子剛開始語言啟蒙,說話發音不準是常見現象,比如鄰居家就有同齡孩子,現在上幼兒園了,說話還有平翹舌的毛病,還以為是“大舌頭”,害的到了專業機構檢查了孩子的舌頭,發現孩子舌系帶短,不能靈活伸出下唇外邊,伸出時舌尖為W形,但是我們看了以后,覺得孩子張口時舌尖能輕松地抵住上前牙腭側。左右靈活度和肌肉力量并不差,試讀了幾個發音,把“再見”讀成了“債燕”,“吃飯”讀成“稀飯”,經過幾天的特別訓練,孩子有了很大改觀,這說明,前期孩子的發音可能受到了發音器官不成熟的限制,舌系帶或舌肌的發音位置還需要練習,協調度也需要加強。一般情況下3歲以后,孩子的大部分發音都會趨于準確,不排除有的孩子可能會晚一點,但總體不會偏離良性發展的軌道。
第二:如果孩子的平翹舌經過父母的刻意糾正,毫無進展和提高,這就需要警惕了,孩子不僅僅需要考慮舌系帶的問題,還有其他的構音器官的問題,是否有其他不明的語言障礙的原因。這個就需要早檢查,早干預。
第三:受家庭語言環境的影響,比如父母都是平翹舌不準,孩子有樣學樣,一定會模仿的惟妙惟肖,很多家長由于口音習慣,平時說話不注意控制方言,與孩子互動交流的時候,經常帶有俚語或地方特色,孩子都會毫無保留的學會,而且因為孩子語言可塑期很容易就養成這種發音習慣,即使父母強行糾正,過后自己說話不注意改正,孩子還是會繼續保留下去的。
如何糾正平翹舌,其實不是難題,難的是,如何給孩子一個干凈的語言環境,讓他們在正確的語言環境下得到熏陶和練習。所以父母平時說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發音習慣,比如說“是不是”,會讀成“四不四”等等,自己說的正確,孩子也會自我改正。
優道言語康復中心專家提醒,有些復雜的語言發音問題,不要忽視,如果孩子出現很明顯,且非常難以矯正的發音錯誤,一定要考慮是否為特殊的語言障礙病因,如先天腭裂、聽力障礙等,都是可能的原因,很多孩子需要解決器質性的病因后,都要從發音器官本身的肌肉功能恢復開始訓練。這種情況不能等,不能拖,疾病很可能對孩子的語言發育產生了影響或不準確的發音已形成習慣,如果不進行語言訓練,很可能持續下去。
優道言語矯正學校是國內權威的語言矯正研究院。
擁有在線會診服務,讓業界權威的專家團隊、迫切擺脫語言問題的學員,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手段,在線上面對面,在省去奔波之苦的同時,全面了解當前語言狀況,詳細的矯正方案。
而且時間靈活、一對一針對授課的線上矯正形式,不耽誤事業學業,在科學嚴謹又不失趣味性的矯正過程中,讓語言達到發音正確、說話清晰流利的完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