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高峰,很多孩子在6歲時已經能夠掌握語言的所有基本要素了,如果還有一些單因素不準,也很有可能是個別發育差異,很多孩子開口說話時間都有一些差距,這是正常的差異化,很多孩子逐漸會根據器官的進一步發育,功能進一步完善,都會恢復正常,如果一些構音如GK說不清楚,發音不準,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原因
隱性腭裂
先天腭裂還是一般比較明顯,以前由于條件有限,軟腭裂都可能被忽視,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腭裂是隱性腭裂,由于表面上不容易發現,常常被忽略,但往往會對發音造成的很嚴重的影響,除了會導致腭裂閉合功能出現問題造成鼻音異常,也常常對某些輔音(漢語中的聲母)的發音造成影響。
0-6個月的語言環境往往被忽略
不是所有家長都有時間、有精力去這樣做,特別是6個月之前的語言環境最容易被忽略,如果這個階段的孩子在一個缺乏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成長,就很難建立起對語言的認知,可能也不會激發寶寶模仿發音的愿望,兒童想學說話,大腦需要吸收足夠的語音信息,才能進行分析解讀,慢慢理解其中的含義,而前期的語言環境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舌肌、舌系帶
舌頭是發音的重要器官,如果受損,就無法完成語音的協調和控制。比如GK這種舌根音,需要氣流通過時,舌根肌肉腭咽同時控制。缺一不可。
GK如何正確發音?
ɡ、k的發音。發ɡ時,舌根(舌面后部)隆起,抵住硬軟腭交界處,軟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然后,氣流沖破舌根的阻礙,聲帶不顫動,氣流較弱。發k時,除氣流較強外,其他發音特點都與ɡ同。
h的發音。發音時,舌根(舌面后部)隆起,接近硬軟腭交界處,形成一道窄縫,軟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然后,氣流從舌根和軟腭之間的縫隙中擠出,摩擦成聲,聲帶不顫動。
方言的影響
一些地區的方言,本身GK發音就與普通話不同,但并不影響地域性的語言交流和溝通,因此只能建議學習普通話,而不能作為語言障礙考慮。
最后,孩子說話晚或遲遲說不清楚,病理性原因是最需要首先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