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寶寶說話不清楚咋辦,預防從六個階段開始
語言可以說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起跑線,有的孩子說話不清楚,在過去老人們常常以“貴人語遲”聊以自慰,因為在過去,沒有專門研究這方面的學科,無論是醫生還是家長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都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做的只有多引導孩子說話,多糾正孩子不準確的發音,但大部分時候并不管用,因為當時人們還找不到說話不清楚的原因。
很多找不到明顯原因的發音問題大多和發音器官的功能有關,即使很多疾病導致的語言障礙,也可能存在發音器官的功能問題,而在治療和矯正的過程中,對發音器官功能的訓練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發現、早預防、早矯正,從六個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開始。
兒童語言發育的六個階段
正常兒童語言的發育經過發音、理解和表達三個過程,三方面內容一環緊扣一環,具體又可分為6個階段。
1. 預備期(0~1歲)是咿呀作語和初步理解階段,故又稱“先聲期”。到孩子8個月時這種發聲練習達到高峰,并會改變音量以模仿真正的語言。
2. 語言發育第一期(1~1.5歲)。這時期的語言特色是說單字句,能用手勢、表情輔助語言來表達需要;能以動物的聲音來代替其名;會模仿自己聽到的聲音,如問:你幾歲?他會鸚鵡式復述:幾歲,如同回音般,故醫學上稱為“回音語”(“回音語”出現在這個階段,并持續到2歲左右消失,為正常)。
3. 語言發育第二期(1.5~2歲)又稱“稱呼期”。這個時期的幼兒開始知道“物各有名”,喜歡問其名稱,字句量迅速增加。
4. 語言發育第三期(2~2.5歲)。能說短句,會用代詞你、我、他,開始接受“母語”所表現獨特的語法習慣,如用感嘆句來表示感情,用疑問句詢問等。
5. 語言發育第四期(2.5歲~3歲)。這個階段會使用復雜句,喜歡提問,故又稱“好問期”。
6. 完備期(3~6歲)。說話流利,會用一切詞類,并能從成人的言談中發現語法關系,修正自己錯誤的暫時性的語法,逐漸形成真正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