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寶寶說話不清楚怎么辦
父母最幸福的事就是聽孩子第一次喊爸爸、媽媽。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語言教師,打開了語言之門,言傳身教是幼兒學習的第一途徑,有的孩子說話很早,掌握詞匯很快,說話特別溜。
很多三歲孩子說話早晚,與性格特點、年齡、語言發育程度等生理性因素,以及周圍環境都有很大關系。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
如何判斷孩子是病理性說話晚?
1歲:尚未講出有真正意義的詞語,比如“媽媽”、“爸爸”、“要”等。
2歲:詞匯量未達到50個,無法將兩個詞連起來說。比如“要玩具”、“媽媽抱”等。
3歲:不會說三個詞連起來的簡單句子。比如“爸爸拿牛奶”,“叔叔開汽車”等。 如果你家孩子存在這種狀況,一定要引起重視,早點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早產、新生兒窒息、頭部外傷…都可能造成孩子語言或聽覺器官的功能損傷。 孩子如果患有自閉癥,也會出現嚴重的語言發育遲緩。
如何幫孩子發展語言 除去病理原因,其它造成孩子說話晚的原因,都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此外,家長還應該多做這幾件事,幫孩子發展語言。
1. 多和寶寶說話 孩子出生后,就多跟他說話,幫他儲備語言。這時候父母一定要當話嘮。
2. 說話內容要豐富 6個月-1歲是孩子的語言準備期,家長不僅要多跟他說話,還要說得豐富多彩。 多帶孩子出去吧,戶外對孩子來說,簡直太新鮮了~可以認識很多新東西,豐富的色彩和聲音,還能刺激孩子的感官發育。
3. 抓住語言敏感期 1歲半之后,寶寶進入了語言敏感期,詞匯量大幅增長,表達欲望也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