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女孩說話有時說不清楚
看過電視劇《小娘惹》,一定會對一幕印象深刻,女主要6歲的時候,不會說話,只能靠手勢和他人交流,很多觀眾都被這一幕扎心了,心疼不已,都說這個小女孩好可惜,不會說話將來可怎么辦?幸好在媽媽和朋友的幫助下,小女孩最后開始慢慢講話了。這個橋段劇情設計的真好,感人深刻,催人淚下,博取了不少同情心。但是嚴謹的講,從語言障礙角度分析,細節有些瑕疵,過了語言敏感期的6歲孩子,從一個字都不會講,到學會說話沒有那么很簡單,現實中很多語言障礙原因會讓你大吃一驚。
語言病理學業內對語言發育敏感期很重視,任何年齡段的語言障礙評估和檢查都無法回避這一點。語言發育敏感期的表現,直接影響著語言障礙的評估結果,以及原因推斷,更影響著后期的康復矯正方案的制定。
從三個方面分析孩子說話不清楚原因:語言綜合能力發育慢、語言發音不清晰和語言邏輯混亂。
兒童語言障礙又可分為語言發育遲緩和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發展的起點遲、發展的速度慢、達到的水平低。也就是說,一般正常兒童在1~1.5歲時已經有明顯的語言能力發展,而語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在時間上要晚許多,且與同齡孩子相比,說話能力也要差很多。像說話晚(2歲甚至2歲后才開始),3歲不能說句子,言語簡單,詞匯貧乏等都屬于這個范疇。如果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就會對他和周圍的交流形成障礙,時間長了以后,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內向,甚至演變成自閉癥,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而另一種障礙即構音障礙,則是指由于發音器官神經肌肉的病變或構造的異常使發聲、發音、共鳴、韻律異常。表現為孩子發聲困難、發音不準、咬字不清、聲響、音調及速率、節律等異常和鼻音過重等言語聽覺特征的改變。
孩子如有語言障礙,必須及早治療。3歲之前是腦發育最快時期,這個時期腦的可塑性最強,因此兒童語言障礙治療越早越好。目前對兒童語言障礙的治療,主要是進行針對性綜合治療,包括語言訓練、智力訓練。
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超過2歲還不會說話,就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另外,好多孩子分不清“四”和“十”的發音,把“吃飯”說成“呲飯”,把“哥哥”說成“嘚嘚”。這些都是語言發育慢、發音不清晰的表現。
另外好多孩子說話時缺乏邏輯,比如你問他:“爸爸干什么去啦?”他回答你說“他……爸爸……上班”。
那為何有的寶寶不到兩歲便可流利背誦唐詩,而有的孩子卻明明全聽懂了,卻怎么都不愿意張嘴回應?對此,羅向陽表示每個小孩學說話的時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個體差異,在聽力和發音等器官正常的前提下,比同齡孩子稍晚一些說話屬于正常,不用太過擔心。
孩子說話晚既可能有遺傳的原因,如很多孩子的父母小時候也是兩歲后才說話;也可能受周遭環境的影響,開口發音稍遲一些。
看過小娘惹的父母,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孩子6歲后仍然很容易學會說話,有時候,真的應該認真對待孩子的語言障礙問題。尋求專業人士,才是對孩子負責。
優道言語矯正學校是國內權威的語言矯正研究院。
擁有在線會診服務,讓業界權威的專家團隊、迫切擺脫語言問題的學員,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手段,在線上面對面,在省去奔波之苦的同時,全面了解當前語言狀況,詳細的矯正方案。
而且時間靈活、一對一針對授課的線上矯正形式,不耽誤事業學業,在科學嚴謹又不失趣味性的矯正過程中,讓語言達到發音正確、說話清晰流利的完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