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說話吐詞不清是什么原因?
優道言語矯正進行科普講座時,接到很多咨詢。
“我家寶寶2歲了,不怎么會說話,只會簡單的爸爸、媽媽,同齡的孩子都會說很長的句子了,我家寶寶是不是就是說話晚呢?”
“孩子奶奶說,爸爸小時候也是說話比較遲,是不是孩子說話晚跟遺傳有關系呢?”
“別家孩子都是小話嘮,就我家孩子只會蹦出簡單的單詞,會不會是語言發育遲緩呢?”……
幼兒語言障礙,很容易被牽扯到發育問題,很多人遇到孩子說話遲會說這是“貴人語遲”、也有家長擔心是“語言發育遲緩”。一般來說,健康的寶寶8個月能開始咿呀學語,1歲半時能說出5個以上常用詞語。0~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我們要了解一定要了解寶寶語言發育的規律,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能力。
父母要特別注意一下這些情況:
一般情況下,孩子說話比較晚,但是他能聽懂大人的指令或是可以用身體語言交流。比如孩子能夠聽懂我們說的話,并且能過執行我們發出的簡單指令;孩子有什么想要的東西時,他會用手指或是讓家長幫忙拿……孩子有這些動作的時候,家長就不用太擔心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
但是當孩子不能執行我們發出的簡單的指令或是無法通過身體動作、眼神等方式去表達需求,或和我們做簡單的交流時,家長就不要大意了,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正規的檢查。
一般情況下,語言發音方便出現問題,而不是語言表達,和理解方面的問題,都離不開一下這些原因:
1、構音器官問題:舌系帶過短,舌肌無力,會厭吞咽問題,大部分寶寶舌系帶的發育都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孩子的舌系帶會出現發育過短,如果寶寶的舌頭?那么寶寶的發音就會受到影響。很多平翹舌發音無法做到精細調節。
2、發育問題:語言發育因人而異,即使正常的兒童,也會出現差異,有的是時間差異,有的是發音差異,只要在可允許的范圍內,都是正?,F象。
3、語言環境問題:語言是環境的產物,所有幼兒的語言學習都是參考父母或其他人的發音進行學習的結果,如果缺少后天環境的語言刺激,語言學習就會出現問題。
實際上,其實我們工作中遇到的更多的說話晚的情況不是處于語言發育過程中的孩子,而是當時家長沒有在意,以為長大一些就好了,但有的到了七八歲,有的十多歲,甚至說話還說不清楚,這些孩子有些就是沒有任何其他病理因素,但小時候說話就比較晚,也就語言發育遲緩的情況。甚至有成年語言障礙者,也反映過小時候說話就晚。
【部分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網絡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