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齒不清看什么科?
兒童口齒不清是很多父母很擔心的問題,特別是當下孩子接受早教的比例較高,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在起跑線上,語言障礙問題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影響極大。
兒童口齒不清一定要查明原因,并尋求正規的語言訓練機構,查明原因需要專業機構和人員介入,一般的兒童醫院都有完備的檢查手段,普通的語言障礙都能夠得到準確的分析和查詢,但是語言障礙矯正需要專業的語言障礙矯正師,目前全國從業的專業機構和人員教委稀缺。
對大多數兒童來說在3-4周歲之間是語言矯正的最佳時期,因為此時大多數兒童都可以聽懂正常的對話,可以配合矯正了,而且此時是語言發育的高峰期,不斷有更多的詞匯涌入記憶變成習慣,此時矯正可以避免不良發音習慣的形成,另外,語言障礙的持續的時間越長,造成的心理影響就越嚴重,對比沒有心理障礙患者,語音時間將會大大延長,矯正成本也自然大大增加。
說話比同齡孩子晚、口齒不清、說話結結巴巴的情況在兒童中很常見。有的家長因此感到焦慮,也有的家長認為“等長大些自然就會好”。優道言語矯正康復中心專家介紹,絕大部分孩子的語言爆發期在1歲半到兩歲,孩子一般在兩歲后,說話會相對比較流利。
兒童口齒不清,需要父母正確認識
很多人把孩子說話晚都歸結為“貴人語遲”,實際上語言發育遲緩是個表象,孩子的語言發育和智力、聽力直接相關,針對說話晚,有三種情況要仔細分辨:
一是本身智力發育正常、聽力正常,只需要等理解能力慢慢提高,靜待語言爆發期即可;
二是既說不出來,理解又比較差,說明孩子精神發育落后或者有聽力方面的障礙。
三是說得不好、理解不好,與人情感交流也較為缺乏,則要考慮是否有孤獨癥的可能。一般來說,孤獨癥的孩子會有不理人、叫名不應等不愛與人溝通的表現,還會存在興趣怪異且刻板重復、行為固化不接受改變、感覺及肢體動作異常等。
經常有家長問我,孩子說話不清晰,是否需要治療?實際上,一定要首先辨別是什么問題。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晰,也分為三種情況。
一些腦癱、腦外傷、腦腫瘤的孩子,口腔周圍肌肉協調不好,容易說話口齒不清、流口水,稱為運動性構音障礙。
腭裂、面癱、先天性腭咽閉合不全等會導致器質性構音障礙。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剛剛學說話時容易出現拿把哥哥發成的的;、吃飯發成次伴;,到4歲以上如果還出現這種情況,則屬于功能性構音障礙。大部分孩子都屬于功能性口齒不清。如果經過專業醫生確認確屬這種情況,隨著孩子長大,有希望自己糾正過來,但由于口齒不清有可能影響到孩子在幼兒園、學校的交往,會給孩子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