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口齒不清楚是什么問題
語言病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很多2歲時口齒不清的兒童,在3~4歲約50%語言發育達正常范疇,但是還有50%的兒童說話時口齒不清,表達性語言經常犯錯,這些兒童不能自發地解決自身的問題,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
在進入學齡期后,有相當比例的兒童,尤其是構音障礙損害的兒童,難以擺脫語言的困擾,可導致危險性更大的認知、讀寫能力、行為和精神問題。在兒童發育早期(3歲前)進行干預將明顯降低語言障礙的短期和長期不良影響。
優道言語康復中心接到過一個口齒不清的孩子,多年來,父母帶著孩子走過很多康復機構,做過長期的矯正訓練,但是依然沒有徹底解決問題,我們看了其他機構為孩子開出的診斷和評估,省略大量的發音測試,我們對病理表現非常感興趣。
診斷上描述:孩子一直流口水,口腔敏感度不正常,屬于高敏或低敏,下頜功能不足時,處于長期打開狀態,唇功能補助,無法閉合,不能做圓唇,展唇等動作,舌肌功能不足,舌不能伸出舌外,口腔內很多構音動作不達標,比如上抵牙齦,上抬,左右擺動等動作不足。氣息不足,發聲時節奏被迫中斷,經常非正常狀態換氣等。長句表達時呼吸不協調。存在腭咽閉合功能不全問題,導致鼻音共鳴錯誤,鼻音亢奮明顯。
診斷最后確定孩子是構音障礙,同時伴有呼吸運動及吞咽功能障礙。但是我們分析,孩子可能還存在其他問題,不同類型發音、發聲障礙表現不一。比如腦癱患兒的構音障礙表現的最為突出,不僅發音不準還會有諸如:由于構音肌群張力不穩定和不隨意運動,導致軀干和頭頸不穩、呼吸調節失常、下頜運動范圍過大、不同語言片段舌位不恰當及運動范圍縮小、軟腭上抬不穩定致間歇性腭咽腔閉合及構音運動轉換時間延長;構音動作有時緩慢并且費力,而有時快又無規則;不自主的頭部運動和構音器官的運動與發音所需要的動作相互矛盾,構音器官在發聲時協調運動不完全、不準確,表現為起聲和發音困難,鼻音化,音調、音質、韻律異常,音強不穩,元輔音歪曲、置換和錯誤等,言語可理解性差。
這個孩子不僅運動功能出現問題,發音器官的功能同樣出現明顯異常,比如肌肉收縮力量不夠,且在時間、力量和方向諸方面均受到拖延和削弱,造成言語不清。孩子的言語行為以痙攣性發音為主要特征。經常出現語音低,發音費力,輔音歪曲、置換等異常構音。所以這不是簡單的構音障礙,還需要面對面坐多項的檢測和評估。如果僅僅以構音障礙為方向進行矯正,可能會出現很大錯誤。
優道言語康復專家說,語言障礙矯正一定要先從評估分析開始,沒有分析就沒有發言權,通過語言發音和肢體表現進行判斷,還遠遠不足以支撐語言病例分析。
優道言語矯正學校是國內權威的語言矯正研究院。
擁有在線會診服務,讓業界權威的專家團隊、迫切擺脫語言問題的學員,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手段,在線上面對面,在省去奔波之苦的同時,全面了解當前語言狀況,詳細的矯正方案。
而且時間靈活、一對一針對授課的線上矯正形式,不耽誤事業學業,在科學嚴謹又不失趣味性的矯正過程中,讓語言達到發音正確、說話清晰流利的完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