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語言發育遲緩訓練
發表時間:2023-08-17
來源:常見問題
小孩語言發育遲緩訓練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評估,從而制訂專屬的訓練方案,根據方案進行系統科學的語言矯正訓練。
1、了解兒童語言發育過程。
孩子從出生就進入了聆聽期,一般到六個月左右開始牙牙學語,三歲左右可以把音基本發準并且能夠基本障礙地進行日常的簡單交流,到了五歲左右發音和理解表達都已經基本完善,日常交流可以與常人無異了,可以說掌握了語言工具。
在發音上,孩子需要兩三年模仿練習與自我調整,這個過程是伴隨著發音器官生長發育過程的,在理解表達上,實際上從出生開始就很重要,雖說人類有語言基因,但是要想讓基因表達出來,孩子首先要有模仿的愿望,因此聆聽期是基礎,多數家長都能扮演好語言啟蒙老師的角色,不過也有少數家長因為一些情況忽略了這個時期,工作中就遇到過孩子出生就是老人帶,而老人聽力不怎么好,很少逗孩子說話造成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的情況。
實際上整個語言發育過程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孩子從簡單的對說話的聲音感舉趣并且根據自己所見,聯系到是口腔發出的聲音,到慢慢感受到語音中承載著信息,并且伴隨著大腦發育過程不斷進行學習和解讀,一方面是大腦的發育智力認知能力的發展促進了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一方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反過來也對大腦的發育智力認知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2、兒童語言發育過程需要注意的異常情況。
說話晚是很常見的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一般來說,不同孩子的語言發育進程會有所差異,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一歲左右才開口,也可能是正常的,但家長需要提前重視起來,因為可能有某些疾病的存在,比如聽力障礙、腦因素、孤獨癥等等,越早發現無論是對疾病的治療還是語言訓練都越有利。而如果兩三歲不開口說話,就更需要重視了,即使檢查不出相關的疾病,也最好能在三歲左右進行科學的語言訓練,否則語言問題很可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成年語言障礙者,實際上就是兒童時期持續下來的。
除了說話晚,理解認知能力差,遲遲說不清楚等都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各種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可能是病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找不到其他疾病和異常,但都需要及時進行科學的語言訓練,科學的語言訓練需要對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評估,并針對每一個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制訂專屬的訓練方案,從而進行針對性的系統訓練。
總之,科學的語言訓練不是學說話的過程,也不是教說話的過程,而是要深入更深層次的具體問題,解決兒童語言發育過程并沒有正常完成的語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