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千萬父母!!!語言發育遲緩究竟會不會自愈?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發育階段沒有盡到應有的撫育責任,導致孩子在嬰幼兒階段出現各種發育遲緩,例如語言發育遲緩,很多老一輩爺爺奶奶還用“貴人語遲,惜字如金”當搪塞借口,很多人都認為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正常了。最近接到很多家長的咨詢也有類似的問題出現,某位家長咨詢中提道,“我家孩子得了語言發育遲緩,現在看著也不是很嚴重,隨著年齡的增長,發育遲緩能自愈嗎?”
什么是語言發育遲緩呢?
優道言語康復研究院專家解釋說,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在語言發育時期的兒童因各種原因所致在預期的時期內,不能夠與正常兒童同樣用語言符號進行語言理解與表達,與他人的日常生活語言交流了也不能與正常兒童同樣進行,稱之為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一、疾病因素:孩子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一些其他一些病理原因造成的。目前常見的包括智力原因、聽力障礙原因、發音器官病變、腦神經或發音器官肌肉病變、孤獨癥等。對于這些原因造成障礙疾病的孩子,要盡快咨詢專家,并到醫院求助,早發現,早治療。
二、發育因素:有些孩子在語言發育過程中,某階段會出現暫時的落后,醫學上稱為“發育性語言發育遲緩”。這樣的孩子大多表現出能聽懂大人說的話或部分話,比如能聽懂家長的一些簡單的指令性話語,如,走,坐,吃。等一些基本生活需求詞語。孩子能聽得懂并可以照著做。但說話較少或較晚,而且詞匯量的掌握也不及同齡兒的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較理解能力明顯滯后。
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些孩子說話晚,有一部分孩子的表現屬于正常范疇,不需要特殊干預治療,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個別案例。專家指出,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高峰時期,家長切不可大意,而應提高警惕,如果發現孩子存在說話晚的情形,及時尋找專業醫生和專家對孩子的語言發育狀況做出全面、系統的正確評估。但現實中不少家長卻依然抱著孩子可以自愈的心理安慰,放任自由,置之不理。等孩子到了兩三歲還不會說話,或者五六歲說話不清楚,這才急于求醫,往往延誤了矯正康復的最佳階段,最終承受痛苦的依然是孩子。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常見病因
1、視覺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2、聽覺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3、交往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4、智力發育遲緩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5、其它原因所致語言發育遲緩問題
根據優道言語康復研究院專家解釋,一般由疾病原因,特別是涉及到智力、腦神經等病因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是不會自愈的,而且不及時治療,會進一步危及孩子的智力發育、學習能力、生長發育以及生活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