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損害是影響語言的主要因素之一,聽力損害大于75 dB者,普遍存在發音不清晰的問題,助聽越晚,對語言清晰度影響越大。聽力損失大于90dB的聽障患者,無論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干預多早,都將出現語音不清晰的現象。
聽力殘疾學生生理缺陷主要是耳聾,而不是啞,他們不會說話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聽覺器官從小就對外界的有聲語言沒有感知的反應,也就無法學說話了。但是,從他們的生理特點來看,不管是先天或是后天的聾啞,他們的發音器官都是完整無缺的。盡早進行語言康復訓練,是行之有效的。
有一些家長認為只要選擇最先進最貴重的助聽儀器孩子的病就OK了,其實不然。助聽器只能讓你改善聽力,而在沒改善聽力以前,患者的語言功能習慣已經形成。而由于聽力不好,從小學話時發音就不正確或不到位,導致跟發音器官的功能比正常人差,對自己發音的音感也不正確,這些都必須專業的矯正訓練來解決。所以,在佩戴儀器的同時,進行專業的語言康復和矯正訓練,才能解決講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