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一下兒童語言障礙怎樣來判斷的問題。先說一個案例:
小東3歲,說話基本別人聽不懂,只有孩子的母親半聽半猜能了解大意,但孩子的奶奶和其他一些長輩都說沒關系,慢慢就好了,這是“貴人語遲”。孩子的父母在疑惑與忐忑中又過了一年,孩子到了4歲,卻一點也沒有改善,終于坐不住了。
經過了一番周折也沒有頭緒,來到優道言語研究院經檢查是原發性構音障礙多音素發音不準,實際上這是很常見的語言障礙,同時卻也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一來,這種情況表面看不出孩子有其他異常,二來也檢查不出什么其他異常,以前語音病理學在國內還屬于空白領域,語言障礙矯正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是無法解決的難題。因此,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那個時代的家長們常常只能期待孩子慢慢長大就好了,還以“貴人語遲”安慰自己,卻不知貴人語遲這個詞語本來并不是這個意思,當然或許有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所改善,但更多孩子的語言障礙卻持續到了成年,這也是很多成年語言障礙人群存在的原因,而且語言障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成長,也耽誤了他們的青春,他們的人生。
小東是快到五歲才來到優道言語的,經過矯正,5歲剛過就畢業了,獲得了準確流暢的發音,家長終于長出了一口氣。
除了原發性構音障礙,還有很多其他疾病會導致孩子發音方面以及語言理解方面的問題,這里就不詳細列舉了,但要說兩個情況,一是隱性腭裂,二是中輕度聽力障礙,這兩種情況不容易發現常常被忽略。
那么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語言障礙,或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語言障礙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語音檢查,不同的語言障礙或者是否語言障礙在發音上會有不同的表現,當然這需要深厚的語音病理學知識和實踐經驗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而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說話的情況與其他同齡兒童有較大的差異,最好能及時做個語音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