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語言障礙,社會人群中大約有1%的人患有口吃病,兒童患病率高達6.6%。兒童口吃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1、模仿和暗示。2、心理因素:包括受驚嚇、被嚴厲斥責、懲罰、嘲笑、環(huán)境突然發(fā)生變化、家庭不和睦等情景下引起的恐懼、焦慮等情緒。3、疾病影響。4、遺傳問題。口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人際交往,還會造成人的自卑心理,因此,幫助口吃患兒進行語障康復訓練是很有必要的。
馮XX,8歲,屬于智力障礙+口吃類型。一說話就臉紅,越著急說話越困難。經(jīng)常急的面紅耳赤,眼睛瞪大。而這一切也無有效果,只能使他的口吃越來越嚴重。
一、針對其口吃情況的了解和分析:
1、口吃原因:根據(jù)以上口吃的幾種原因,對馮的家長進行了調(diào)查了解,得出馮XX為疾病影響造成的口吃。因其是智障兒童,大腦先天性受到損傷,導致與語言有密切關系的系統(tǒng)功能發(fā)生障礙。
2、心理原因:說話常伴緊張情緒,有時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說話就是說不好,造成不想說、怕說的心理。尤其有時候一句話說了幾次還說不流利,他會拍著頭對自己說:我這么那么笨啊!
二、幫助其進行口吃矯正的方法:
1、克服心理障礙。
語言訓練的基礎是想辦法讓學生想說、敢說。那么首先應幫助他樹立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克服心理障礙。對此,采用創(chuàng)條件、細指導、多鼓勵的方法,并將表揚鼓勵始終貫穿于語言的康復訓練之中。
⑴、創(chuàng)條件:積極為他創(chuàng)設有利的語言訓練環(huán)境和條件。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朗讀課文、情境表演等方式指導他說完整流利的話。課余活動中,抓住有利時機與他進行相關的對話練習,既聯(lián)系實際又消除了緊張情緒,讓他有內(nèi)容說、敢說。
⑵、細指導:在語言訓練中,注意指導他說話的語速、換氣的方式和換氣點、語句的完整通順,力求幫助他把每句話表達的清楚準確,使他從中體驗自己的進步。
⑶、多鼓勵:表揚和鼓勵是最重要教育教學手段,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更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幫助其克服自卑心理。因此,在語言矯正訓練中,無論他說的好或不好,都耐心的用鼓勵的言語指導他再說一次,直至他能流利的說出一句話,并及時的給予肯定。同時,也教育班級的其它學生不要嘲笑他,多幫助他,給他更多的支持和鼓勵。
2、多種訓練方式。
采用靈活多樣的訓練方式是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矯正訓練的直接手段。針對他的語言特點,我運用了以下方法進行訓練:
⑴、發(fā)音器官鍛煉:通過對舌頭各方位的運動練習,克服舌尖、舌根運動不靈活的缺陷,同時增強舌頭靈動性,使他在說話時,減輕因緊張或其它心理因素而影響到發(fā)音器官運動不靈便的現(xiàn)象,從而降低口吃發(fā)生率。
⑵、語言訓練:根據(jù)他用家鄉(xiāng)話與人交談時口吃現(xiàn)象少的特點,在訓練時,先將訓練內(nèi)容與他用桂林話進行交談,如果取得較好的效果,即沒有發(fā)生口吃現(xiàn)象,則再進行相同內(nèi)容的普通話練習。練習中注意引導他減輕因語言差異引起的心理緊張,強調(diào)還是剛才的那些對話,并且告訴他:"剛才用桂林話說,你已經(jīng)說得很好,現(xiàn)在老師用普通話跟你說,你也用普通話跟老師說就行了。"
⑶、語速訓練:口吃的人若說話時速度過快,或環(huán)境要求其說話速度快,則更容易發(fā)生口吃現(xiàn)象。馮XX就是這樣,跟他說話時的語氣若是急一些,他則更急,越急越半天說不上一個字來,所以在對他進行訓練時,語速方面是由慢到快,循序漸進的。一開始,都會要求他慢慢說,同時矯正老師也將語速放慢,直至他能流利說話,再逐步將語速恢復到正常說話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