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腭裂手術后發音不準怎么辦?
據專家考證,在唇腭裂面前,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誰都不能完全排除這一風險。但是總的來講,黃種人的發病率會偏高一點,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發病率最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中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都屬于發病率比較高的區域。
作為兒童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隱性腭裂的存在勢必會嚴重影響兒童正常的發音吐字,進而影響他正常的交流和溝通。而且由于長期的發音不清楚、吐字不清晰,孩子會習慣于這種發音特征,養成從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語言體系,對于孩子未來的語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隱性腭裂兒童的語言,就在于本身養成的錯誤習慣影響了孩子正常的語言表達。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喜歡教孩子說“爸爸”、“媽媽”,孩子先是會發出無意義的音節,到后面就可以發出這兩個詞。父母教孩子說話是正確的,因為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是需要開發,但是隱性腭裂兒童的語言發展未必和正常孩子的發展速度是一致的。 由于隱性腭裂的存在,孩子在發出某些音節、字詞的時候是不能做到咬字發音清楚的,因此一味地讓隱性腭裂的孩子語言表達,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不能貪快貪多。
同樣隱性腭裂兒童的語言表達就讓孩子進行最簡單的表述,能夠充分鍛煉孩子發聲器官的基礎內容就可以。不用跟隨其他孩子的腳步,要有自己學習練習的節奏和方法。
為了使腭裂兒童能夠重新融入社會,康復教育直面兩大問題,1、唇腭裂、腭裂手術修復。2、腭裂語言障礙矯正。
長期目標——使咬字不清的兒童發展出與同年齡正常發展兒童一樣的能力。
同語言發展一樣,0-6歲,兒童的語音發展也呈現階段性。根據人群中大部分(有的學者以75%為標準,有的學者以90%為標準)兒童發展出某個音的年齡,得到了正常發展兒童語音發展“里程碑”。
0-1歲:玩聲音,咿呀學語;
1-2歲:韻母,/b/,/p/,/m/,/d/,/t/,/n/;
2-3歲:韻母穩定;
3-4歲:/b/,/p/,/m/,/d/,/t/,/n/,/l/,/g/,/k/,/h/
4-5歲:/j/,/q/,/x/,/z/,/c/,/s/,/zh/,/ch/,/sh/,/f/,/r/
5-6歲:漢語語音系統穩定
短期目標——短時間內需要達到的目標或需要糾正的音。
按照PLDP方案,短期可以為6個月,3個月,1個月或是2周,需依兒童具體情況而定。
按照先后順序,不同年齡的短期目標為:
1-2歲:
①大量學習詞匯;
②誘發不同的聲音:增加音的多樣性
2-4歲:
①學習4歲前應習得的聲母;
②增加音的多樣新;
③能夠區分前面的聲音與后面的聲音(主要指舌根音:g,k,h)
④建立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以及邊音的系統。
【部分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網絡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