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術后語音訓練?
唇腭裂,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兔唇”,在醫學上被歸類為口腔頜面一種常見的先天畸形。新生兒中發病率是不低的,大概有1\1000的幾率…出現這種畸形,是由于胚胎在發育過程中,頜面部發育遇到一些障礙而導致的。
一方面是因為,患有唇腭裂的患者本身顱頜面的內在性發育潛力就比較缺乏,而組織的裂開更是進一步影響到了上頜骨、牙槽骨的正常發育。
同時嘞,也會直接影響到鼻基底和鼻型。大家仔細觀察的話,也會看到很多唇腭裂患者鼻子的狀態也是不太正常的(鼻基底基本是陷進去的,鼻子很難發育起來)。
而誘發這種障礙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遺傳基因被大多數學者認為是一個重要因素,比如唇腭裂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為0.17%,但如果父母患有唇腭裂,則新生兒發病率就高達4%。
當然除此之外,也可能跟母體在懷孕時期的內分泌不調、病毒感染、營養不良等原因有關,總之是比較復雜和多樣的啦。之前李嫣患兔唇的消息傳出來時,就有不少網友指責是由于王菲懷孕時抽煙喝酒導致的…其實也是有點片面的吧。
手術是不是做的不成功呢?很多家長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分開來回答。
可能確如家長所質疑的那樣,手術沒有成功。
這里所說的手術沒有成功,包括較大的軟腭瘺,腭部肌肉修復不佳。術后腭部肌肉不能發揮它原本的功能。
針對這種情況,推薦再次進行手術修復腭瘺,或是重建肌肉功能。
手術進行得成功,但孩子發音仍然不清。
這種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手術很成功,但是孩子先天條件比較差。如軟腭肌肉的肌束太少,肌肉力量不夠;軟腭長度不足,或者在恢復過程中,瘢痕增生較為嚴重,影響了軟腭的運動等。
第二種,手術很成功,先天條件也很好,但孩子在語音發育的過程中,學習了錯誤的發音方法,導致發音不清。
這兩種情況需要分開進行處理:
如果是先天條件差的,再次進行腭部的手術,效果改善的余地不大。一般會考慮腭咽成型,在咽后壁取部分帶肌肉的組織,縫到軟腭上。在軟腭和咽后壁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一方面可以協助軟腭上抬,另一方面可以縮小咽部通往鼻腔的開口,減少通往鼻腔的氣流。
如果是學習方法的錯誤,我們稱之為構音錯誤、構音障礙等,依靠手術是無法解決的,而是需要進行語音訓練。一般建議由專業的語音師來進行語音訓練,或者至少在語音師的指導下完成語音訓練。
在臨床實踐中,我也看到一些患兒,2歲左右還存在很多構音錯誤,而到了4、5歲時說話情況卻明顯改善了,一方面是語言語音發展的結果,另外一方面,也與家庭的教育示范作用相關。爸爸媽媽或者是其他看護人在孩子發音過程中也能夠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除了手術改善發音外,爸爸媽媽們營造良好的語言習得環境非常重要。在此期間,如果能按期復診評估語音,在專業指導下,積極耐心引導會更有助于孩子語音的進步。
【部分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網絡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