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五歲了說話發音不準正常嗎?
小孩五歲了說話發音不準還要看具體的發音表現,再結合相關的具體情況做分析判斷,比如還有理解表達能力是否正常,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其他異常表現等等。
五歲是兒童語言發育的完成期
什么是語言發育?用一種更容易讓人理解的角度來說,語言發育就是人類從出生不會說話到掌握了說話這個技能的過程。
那么怎樣才算掌握了說話的技能呢,說話是用語音作為載體的一種動作行為,可以用來表達需求,可以用來溝通交流。
首先,說話是一種動作,而且一套非常復雜的精細動作;這也是一種行為,因為它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
想學會說話還首無要求聽得見,聽得見才能去模仿發音,也要聽得懂,聽得懂才能學會通過語音承載具體的信息,才能學會承載信息的語法規則。
因此,掌握了說話的技能,首先,聽得懂,然后是發音準確,然后是語法邏輯沒問題,可以用已掌握的詞匯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圖,就算是完成了語言發育。
一般五歲左右,就已經完成的語言發育,不過說話是也是學習的過程,不同的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節奏,說五歲孩子完成了語言發育,只是平均情況,當然,也不能和平均的發育水平相差太大,那么影響孩子的成長,語言問題也可能遺留下去。所以,如果五歲的孩子會有發音不準的情況,還要具體看表現,從而進行分析判斷。
可能是病理因素引起的
如果家長沒有發現明顯的疾病原因,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有很多疾病也是不容易發現的,比如先天腭裂多數情況下是比較明顯的,但隱性腭裂就不是很容易發現,還有語言發育早期就已存在中輕度聽力障礙、輕微的腦因素等等。
而且很多疾病在得到治療之后還需要進行語言康復,對于隱藏的疾病,發音有時也是一種信號不可忽視。
發音器官的功能問題
即使沒有病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前面已經提到,發音是一套復雜精細的動作,很多發音動作對肌肉的要求很高,需要神經系統和肌肉運動的高度協調統一,因此孩子學說話,發音完善的過程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如果不能在語言發育階段得到準確的發音,發音問題就很可能會持續下去,實際上正常情況下三四歲的孩子就能做到發準確了。如果5歲還有明顯的發音問題,即使沒有相關的疾病,說明發音器官的肌肉功能很可能會有很大的落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功能會慢慢固化,而且可能因為語言問題形成心理問題,發音問題就很可能持續下去,還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部分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網絡搜索,版權歸版權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